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選舉能救台澎嗎?




選舉救台澎?

(Ajin 開口)

底下這篇非常有趣。以目前而言,選舉是台澎唯一的政治對決方式,在這前提下,到底靠選舉能否讓台澎出頭天?能否徹底蒸發KMT?這問題既可以無奈地面對,也可以稍加科學分析。

倘若選票分布一直成固定百分比,僅微量的上下浮動,那麼長期而言, 靠選舉而期待蒸發KMT真的就是有如緣木求魚。實際狀況若如此,那麼除了選舉之外,台派就必須大花心思探求還有啥路可以撼動體制,好幫忙力道不足的選舉?

若百分比的版圖不是常態,雖然起伏不大,但還是朝一定方向移動,即使是微量蠕動,那也還值得等,畢竟存在著機會,戲棚腳是等久之人的。

底下這篇分析是講純統計,不講高超道德,不提民心向背,或把689 (藍台巴) 罵到狗血淋頭,也不提任何好康,更不講求西瓜那一塊又大又甜。反正不管啥原因造成投票行為,底下分析是從純統計的觀點來審視到底靠選舉要改造台澎命運可能嗎?

更精采的,底下報碼兩篇分別是俺長期來非常想知道的事:王金壽教授的兩篇研究如何動員及買票的學術論文,因篇幅很大,俺是懶人,可否有人志願閱讀,而後摘要出來取樂眾網友?

另外,最精采的當然是俺接著要賣的膏藥。

根據文章所呈現出來的兩個迴歸方程式,俺稍作延伸:

雖然兩條方程式都顯示過去14年得票率的分佈相當穩定,一直維持在
45% - 50 %  (
)50% - 55% (藍)之間,但以走勢來看,藍呈現從西北往東南下滑的趨勢,綠呈現從西南往東北升漲的趨勢。假設這趨勢不變,那這兩線一定會交叉。關鍵是何時?

當得票率 y =  - 0.0012x + 2.8447  (=  0.0015x - 2.5987 ()  時,兩條直線交叉,也就是五五波,各得 50% 選票。那x 是何時?

俺算了一下:x = 2016.074,大約是 2016127左右。

哈哈,若此預測成真,那接下來的的是啥?把蒸籠準備妥當,爐灶的火加旺吧!

然而,這樣的算命可能不太準的,因為這是最簡單的直線迴歸(Linear Regression)下的外延(extrapolation)而已,僅能參考,不能相信。但可以明確地斷論,若趨勢不變,則選舉救台澎不是沒有機會,雖然蠕動緩慢,但總會碰上的。此外,還需要假設KMT不會從對岸搬來投票部隊,也還要燒香祈求KMT不會在電腦計票上動手腳啦。





新世代觀點:()什麼是政治版圖?     / 王宏恩

這是所謂的藍綠政治版圖,但這塊版圖的形成絕對不是「本該如此」。

自從台大政治洪永泰恩師在1995年提出政治版圖的觀念後,政治版圖就成為學者、名嘴乃至於民眾朗朗上口的用語。在台灣,版圖就是一個選區藍綠的基本分佈,每次選舉『正常的話』開票出來就會符合版圖,且在2000年後的14年來這藍綠60:4055:45似乎成為定值 (如下圖顯示),身邊許多泛綠的朋友哭喪著臉輸到習慣了,認為『台灣基本盤就是藍大於綠』。



然而,仔細一想,同樣地藍綠分佈要怎麼維持14年?假設每年有1%的長輩過世被1%的年輕新選民取代,這段時間台灣人口就換血了14%;隨著選舉層級的不同,我國這些選舉間投票率也從最低58%到最高82%,相差了近1/4的台灣人口;更別提每次選舉都會有人無法投票、有人有空投票、有人出國不在、有人經商對岸。這麼多的變化下,怎麼還會正好維持著55:45的藍綠得票比例?難道新選民的政黨傾向與老長輩相同、沒空投票的人正好也跟投票的人藍綠比例相同嗎?

因為這一串的比例,是一連串的統計、支出、精算與衝撞後的最終結果,而絕非『本來就該如此』。對國民黨來說,早年透過村里鄰長形成強大的計票網路,要求每個村長鄰長回報每個投票點可得多少票,再提供相對應的行政或政黨資源作為交換(可參見王金壽教授的這兩篇研究如何動員及買票的學術論文)

而在近代,競選則是靠每日追蹤的民調資料,觀察各種政策及新聞曝光對於民眾觀感的影響。民調分析師會把選民們依不同背景類別分類,什麼性別、學歷、居住區域、工作類型,會特別希望透過什麼管道或得怎樣的政策、選舉日投票機率為何、哪些人本來就會投、哪些人要再多推一把。然後統整給政黨高層後,針對不同類型民眾所望的不同政策間進行取捨與計算,得到勝選所需的選票及開銷,再分頭找各個類別的資訊代表人物進行傳達。就算人口結構改變,還是能針對新選民的需求進行取捨,因此從來就沒有『年輕人全支持泛綠』這種事 (例如筆者曾統計分析年輕人對兩岸經貿的態度,發現年輕人的態度並非一致,反而是較其它世代更為分裂與極化)

當然,草根性的基層動員仍是一大關鍵。筆者在幾週前討論台北市長選舉亦提到首都市長民調有五成民眾曾被郝的支持者當面動員、三成被蘇支持者動員。在最後無法發佈民調的兩週裡,就是這些一棟樓一間屋的敲門、彎腰、拜訪、遞衛生紙或小包米,並察言觀色進行記錄後視情況再動作,才真正的把選前民調裡大量的『未決定、不確定』的選民催出來投特定候選人,這也是為何選前民調大勝5%的候選人會在開票後大輸10%。哪些大樓要拜訪、派多少人拜訪、去哪花前聘來這多人來分工合作,這些資訊的取得、取得的花費、執行的花費,都是經過大數據、大的社會網絡、以及充足的政治獻金在背後支撐起來的。沒有這最後的拜訪,就筆者個人經驗是拿不到非常多票的。

最後,為什麼是55%?筆者沒有確實的證據,但從統計上這是個相對安全、不怕翻盤的數字,更高的比例意謂著更多動員支出、更低的比例則要擔憂選前之夜豬羊變色。最後選舉開票出這比例絕非『本該如此』,而是上述這一連串的作用力及反作用力互相競合之下,才在民意如流水中始終維持這個看似無法超越的比例。換言之,只要任何的判斷錯誤、動員失敗或無效的議程設定,挑戰者仍然是有獲勝的機會的,只是在將選民分群分類進行微定位(micro-targeting)時要更謹慎細緻,也要長期部署最後能大規模動員的能量及資源。這是人情戰、長期戰、科技戰。





國民黨選舉機器的成功與失敗    / 王金壽

摘要

本研究透過同一地點但不同的兩次選舉(1993 年縣市長和 2000
年總統大選),來討論買票對於國民黨選舉機器的重要性。筆者將論
證,買票對於國民黨的選舉機器而言,有如潤滑油對於引擎般重要。
沒有買票,國民黨的選舉動員不僅無法透過買票的金錢效果達到動
員選民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國民黨地方的選舉機器根本無法有效
運作。

筆者將重新檢討 1993 年國民黨選舉機器動員的過程。雖然,該
次選舉被許多當事人認為是國民黨最成功的一次選舉動員,但筆者
發現該次選舉中也出現了許多選舉動員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樁腳是
相對稀少的資源、樁腳是否適任、派系主義、侍從網絡的重疊性、
派系領導者和樁腳會吃錢、不易找到適當選舉動員操盤者、買票效
果的有限性。在該次選舉中,高達 45%的選民拿了買票錢,卻沒有

本文發表於 2002 年台灣政治學年會。嘉義:中正大學,
12/14 - 15/2002

筆者要感謝評論者丁仁方教授、《台灣政治學刊》兩位評審、余榮耀、以及林志銘所給予的寶貴意見。最後,筆者要特別感謝《台灣政治學刊》執行編輯湯京平教授,他對本文的付出遠超過執行編輯所該負的責任。

◎《台灣政治學刊》第八卷第一期,頁 99-1462004 6 月出版。





瓦解中的地方派系: 以屏東為例           / 王金壽

摘要

幾乎所有現有的地方派系研究都接受一個基本事實:地方派系的權力結構呈金字塔型。本文透過對屏東縣地方派系的幾次選舉觀察和深度訪談指出,地方派系幾乎已經瓦解殆盡。不僅縣級派系早就名存實亡,更重要的是在現今連鄉鎮級地方派系幾乎都已經瓦解,在屏東縣二十五個平地鄉鎮中只剩下林邊鄉還維持派系政治的運作。

本文同時指出此一現象對於學術研究和政治現實上的重要性。此現象凸顯出過去對於地方派系的研究成果將不再適用於現今的地方政治現況,同時此現象也增加國民黨在選舉動員上的困難。

台灣社會學第七期,頁 177-2072004 6 月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