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奧巴馬、內塔尼亞胡和美國猶太人






(Ajin 開口)
前幾天有位老顧客問俺說,為何俺老喜歡把小圓帽族群放進台澎命盤上作為一個考量因素?好問題!
簡單回答,因為季辛吉是屬小圓帽集團,且罪大惡極的事:積極把台澎典當給中國的始作俑者,正是這位季辛吉大師。
然而,能因季辛吉之故,一竿子把整個小圓帽集團看作同窩嗎?話是這麼說沒錯,但事實上季辛吉的賤賣台澎是造成長遠顛覆整個美國二戰後在東亞所制定的秩序。這樣的政策是絕對需要小圓帽集團的背書的。
或許季大師太天真,不了解中華人,所以也完全沒有顧慮到他的設計根本上就是瓦解山姆大帝的基礎。但米已經煮成飯了,山姆大帝的肚子被季大師給搞大了,還能怎樣?目前小歐重返亞洲,亞太再平衡,讓日本再度掛起武士刀,交好越南,支援菲律賓,東盟時批評北京,爭取支持白宮 - - - - - 這一切,都是亡羊補牢啦!
雖然山姆大帝境內的小圓帽集團與以色列的正宗猶太人,有很深關連,但絕對不是一體的。論實力,是紐約華爾街與倫敦西堤區主導著以色列。
小圓帽集團與北京又有啥關係?這就需要請Holms顯身來講解囉!


2014/08/15 19:07:23
奧巴馬、內塔尼亞胡和美國猶太人             / 黃湘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88接受了《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的獨家專訪。在被問及是否擔心以色列的生存時,奧巴馬說:因為以色列在軍事上如此能幹,我不擔心它的生存……我想真正的問題是以色列會怎樣生存下去……在某種意義上,內塔尼亞胡(以色列總理)過於強悍,而阿巴斯(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過於軟弱,所以很難把他們拉到一起,讓他們做出薩達特或貝京或拉賓所願意做出的那種勇敢的決定,這要求巴以雙方領導人都有遠見。

在以色列對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區採取了近一個月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之後,奧巴馬做出這番表態,頗具弦外之音。以色列發動攻擊的理由是,哈馬斯涉嫌綁架殺害三位以色列少年,以及挖掘地道試圖進入以色列境內從事恐怖活動。對此,美國的公開表態和以往一樣,宣布哈馬斯為恐怖組織,支持以色列的自衛權利。但是,如果細致梳理事件的發展脈絡,就不難看出美國和以色列其實貌合神離。

今年3月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新一輪談判破局之後,美國公開表達了對以色列的不滿。62,奧巴馬政府不顧以色列的反對,表示計劃資助法塔赫和哈馬斯組成的巴勒斯坦新聯合政府,並與之合作。這和2011年美國站在以色列一邊反對法塔赫和哈馬斯成立聯合政府的做法大相徑庭。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利用三位少年被殺事件大做文章,進攻加沙,頗有做給奧巴馬政府看的架勢。但是美國新聞媒體如CNN 等卻說,並沒有証據表明三位少年被殺是出於哈馬斯的指使,很可能是別的武裝派別所為。

當哈馬斯拒絕了埃及和以色列聯合提出的停火計劃之後,美國國務卿克裡和親近哈馬斯的卡塔爾、土耳其合作,提出了新的停火計劃,內容包括要求雙方重啟談判,放鬆以色列對加沙的封鎖。以色列拒絕了這一計劃。86,當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通過埃及官員傳話的間接停火談判在開羅召開之際,奧巴馬對媒體表示,他希望談判可以導致以色列解除對加沙的封鎖,讓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可以不再覺得自己被困在牆內,無法追求基本的繁榮。這意味著美國和以色列進一步拉開距離,試圖在談判中扮演一個誠實的中間人角色。如果內塔尼亞胡本來希望借助此輪戰事向奧巴馬政府示威的話──他對加沙的進攻在以色列國內獲得了超高的支持率──那麼看來他是失算了。

奧巴馬和內塔尼亞胡不和,早已不是什麼秘密。20093月,奧巴馬訪問以色列,與內塔尼亞胡初次見面,據說當時就話不投機。20107月,內塔尼亞胡訪美與奧巴馬在白宮舉行秘密會談,當奧巴馬發現無法與內塔尼亞胡達成一致意見以後,提前離開會場,讓助手對付內塔尼亞胡,而且兩人也沒有合影,令內塔尼亞胡深感受辱。

20115月,內塔尼亞胡再度訪美,狠狠報復了奧巴馬。奧巴馬此前表示,建立猶太民主國家的夢想不可能在永久佔領巴勒斯坦的情況下實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邊界應當以1967年的界線為基礎,再由雙方協商交換若幹領土。內塔尼亞胡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以教訓的口吻給奧巴馬上了一堂兩個小時的歷史課,宣稱以色列不能回到1967年的邊界,因為那是不可防御的。而後,內塔尼亞胡在美國國會演講,受到議員們掌聲雷動的歡迎。當時正嚴重受困於內政問題的奧巴馬只得示弱。9月,奧巴馬在聯合國大會上公開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申請。

201111月,在G20峰會上,奧巴馬與法國總統薩科奇私下聊起內塔尼亞胡。薩科奇稱內塔尼亞胡是騙子,奧巴馬回答說:你受夠他了,可是我還不得不比你更頻繁地跟他打交道。兩人不慎忘了關麥克風,談話內容通過同聲傳譯設備被屋外的記者聽到,經媒體披露後引起輿論一片嘩然。

20123月,內塔尼亞胡又一次訪美,希望奧巴馬公開對伊朗核計劃設置紅線,一旦伊朗越界就採取先發制人的打擊,但白宮拒絕了他的要求,宣稱制止伊朗核計劃的最佳手段是制裁而非武力。7月,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訪問以色列,受到內塔尼亞胡的高規格款待,頗為直露地表達了他對美國大選的立場。

奧巴馬再度當選無疑令內塔尼亞胡非常失望。2012年底,他在以色列內閣會議上宣稱,以色列不能寄希望於任何其他國家,必須自我防衛。前總理奧爾默特當場反唇相譏,質問用來轟炸伊朗核設施的武器裝備在哪裡,以此提醒內塔尼亞胡: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以色列根本沒有能力發動一場大戰。

另一方面,普遍預測奧巴馬在其第二個總統任期內,由於不再有謀求連任的顧慮,加之要兌現全世界對其榮獲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期望,會在巴以問題上轉而採取積極態度。奧巴馬在最近幾個月的表現,包括他在接受弗裡德曼專訪時的表態,都証實了這種預測。

奧巴馬對於巴以問題的基本立場是巴勒斯坦人和猶太人最終需要成立兩個國家。即使他在策略上有所讓步,但是其立場並沒有改變。而內塔尼亞胡一輩子都在抵制巴勒斯坦建國,即使近年來表面上鬆口,但實際上為巴勒斯坦建國設置了諸多巨大障礙。以色列封鎖了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對於名義上由法塔赫掌管的約旦河西岸則實施巨細無遺的軍事佔領,當地巴勒斯坦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以色列法庭的管轄。以色列政府還鼓勵猶太人在約旦河西岸持續建立星羅棋布的定居點,佔用珍貴的水源,不斷蠶食和肢解奧斯陸協議所設定的巴勒斯坦自治領土。

眾所周知,美國猶太人群體在美國的選舉政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他們又是如何看待奧巴馬和內塔尼亞胡的分歧呢?

奧巴馬在美國猶太人中間擁有很高的人氣。2008年他首次參選總統,得到了78%的猶太選票(他獲得了53%的全體選票);而在2012年的大選中,雖然不少美國猶太名流力挺親以色列的羅姆尼,但奧巴馬依然得到了69%的猶太選票(他獲得了51%的全體選票)。美國猶太人歷來有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傳統,奧巴馬在猶太選民中的支持率也並未超過此前的肯尼迪和克林頓。不過,在一部分美國猶太人看來,奧巴馬堪稱美國的第一位猶太人總統。因為他深受猶太文化熏陶,無論是在芝加哥從事社會工作,還是在哈佛法學院求學期間,他的很多親密師友都是猶太人,他們也都把黑皮膚的奧巴馬當成自己人。

但是,美國猶太人並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存在著巨大的理念分歧。2012年的美國暢銷書《猶太復國主義的危機》(The Crisis of Zionism)犀利地剖析了這一現象。此書作者彼得貝納特(Peter Beinart)是當代美國著名猶太公共知識分子,曾任《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編輯。這部著作得到了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美國著名猶太組織“J Street”領導人傑裡米阿米(Jeremy Ben-Ami)等人的熱情頌揚,但也在不少保守的猶太社團中間引起了一片噓聲。

和世界上大多數猶太人一樣,貝納特是猶太復國主義的堅定支持者,相信以色列這樣一個猶太國家的建立具有無可置疑的正當性。但是,他屬於自由派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其代表人物包括以色列國父本古裡安和曾經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死於暗殺的以色列前總理拉賓等人──堅持以色列應當像其《獨立宣言》所承諾的那樣,既是一個猶太國家,又是一個民主國家。

然而,現實中的以色列卻是兩個國家的病態混合,在1967年的邊界線之內,是一個先進的民主國家;而在1967年的邊界線之外,亦即在其佔領的巴勒斯坦土地上,卻是一個壓迫性的殖民統治的國家。後一個國家的毒素也日漸侵蝕前一個國家的肌體,使得以色列主流社會不僅對巴勒斯坦人的苦難熟視無睹,對持有政治異見的猶太公民也越來越缺少寬容。這不僅違背了以色列的建國理想,也是對猶太傳統倫理道德的褻瀆。

在貝納特看來,巴勒斯坦建國不僅是巴勒斯坦人的解放,也是以色列的自我救贖,惟其如此,才能保証以色列同時作為猶太國家和民主國家而存在。這正回應了奧巴馬在專訪中的表態:我想真正的問題是以色列會怎樣生存下去。

貝納特認同那種將奧巴馬稱為美國第一位猶太人總統的說法。他進而指出,奧巴馬和內塔尼亞胡的緊張關系,其實是猶太復國主義內部緊張關系的集中體現。奧巴馬堪稱自由派猶太復國主義的精神傳人,他在芝加哥從事社區工作期間的鄰居和密友沃爾夫(Arnold Jacob Wolf),就是美國著名的自由派猶太教拉比。而內塔尼亞胡則是民族主義的猶太復國主義的繼承者,師承猶太復國修正主義的創始人亞博廷斯基(Vladimir Jabotinsky)。死於1940年的亞博廷斯基鼓吹建立從尼羅河到幼發拉底河大以色列國,猶太人統治阿拉伯人。內塔尼亞胡政府在約旦河西岸持續建立猶太人定居點的做法,正是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將這一理想付諸實踐。

貝納特指出,在美國猶太人中間,尤其是在年輕猶太人中間,持有自由派猶太復國主義立場的人數越來越多,這可以解釋奧巴馬在猶太選民中相對於兩位遠比他親以色列的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和羅姆尼的高支持率。但是,美國具備政治遊說能力的猶太壓力集團大多數都秉持民族主義的猶太復國主義立場,竭力影響美國外交政策,阻撓巴勒斯坦建國。這無疑極大地限制了奧巴馬政府處理巴以問題的空間。

從長遠來看,很多新一代美國猶太人從小在美式民主和世俗化的環境中長大,對現實中的以色列越來越缺乏認同感,最近美國電視上密集出現的以色列對加沙狂轟濫炸的畫面,以及以色列宣傳機構千篇一律的辯護詞,更助長了這種情緒。相反,以色列的民族主義情緒日益加劇,極端主義的意識形態橫行,不少人甚至想要放棄政教分離的原則,讓猶太教在政治上起主導作用。美國猶太人群體和以色列之間日漸擴大的文化鴻溝,將是左右未來美以關系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1 則留言:

  1. 從長遠來看,很多新一代美國猶太人從小在美式民主和世俗化的環境中長大,對現實中的以色列越來越缺乏認同感

    也有像台灣和中國的關係~

    阿生

    回覆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