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侵入歐陸蠶食的變種黃禍



侵入歐陸蠶食的變種黃禍


馬歇爾計畫
英國《金融時報》 瑞吉兒桑德森 米蘭報導
今年夏季,義大利商界精英——來自義大利電信(Telecom Italia)、沃達豐(Vodafone)等藍籌公司的高管們——以及政府高官在哥特式的米蘭大教堂對面一座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彙聚一堂,出席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Huawei)舉辦的活動。華為是義大利最大的外國投資者之一。
2008年,華為在米蘭開設了一家微波技術研發中心,這是該公司在中國以外地區建立的唯一一家微波研發中心。華為在中文中是輝煌成就的意思,該公司邀請人們齊聚一堂,宣佈了到2017年將歐洲研發人員增加一倍至1700人的計畫。
由於美國議員們對華為技術及其對國家安全的潛在影響感到擔憂,華為實際上被排斥在美國的許多領域之外。華為負責市場行銷和戰略的董事徐文偉(William Xu)表示,華為已在歐洲投資了5億歐元,並且渴望加大投資。他說,馬泰奧倫齊(Matteo Renzi)總理領導下的義大利政府尤其開放、富有合作精神。對中國來說,義大利是一個讓人想起昔日中歐友誼的國家。
徐文偉表示:“600年前,正是馬可波羅(Marco Polo)搭建起了(歐中之間的)橋樑。2000年前,歐中的橋樑是絲綢之路。現在這條路以電信鋪就。我們正在建設讓東西方更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絲綢之路。
近幾個月來,這條從中國通往歐洲的道路——借用徐文偉的隱喻來說——“鋪上了厚厚的現金
中國投資者在歐洲大陸各地大肆收購資產,從獲批在希臘比雷埃夫斯(Piraeus)港口建造並運營集裝箱碼頭,到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Three Gorges Corporation)收購葡萄牙國有能源集團——葡萄牙電力公司(EDP) 20%的股權,以及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公司(CIC)收購泰晤士水務(Thames Water) 9%的股份。
15年來,中國一直尋求擴大海外市場和勞務機會。
但隨著2010年歐洲債務危機爆發,中國調整了海外投資重點,不再像以往那樣著重在亞洲、非洲和拉美簽署主要與自然資源有關的協定,而是將目光瞄準陷入困境中的歐洲,利用這種百年一遇的機遇,收購世界級的品牌,入股關鍵性的國家基礎設施資產。
英國《金融時報》最近推出了中歐新絲綢之路Silk Road Redux)專題,著力探討中國資本在歐洲的擴張和抱負以及對最脆弱經濟體的興趣。保守派智庫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表示,歐元區週邊國家正在受益於部分交易,義大利今年在重大合同方面收穫最大:總共簽署了價值近35億歐元的合同。
這種現象被稱為第二個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lan)的開端。花旗集團(Citigroup)歐洲大陸主席路易吉德韋基(Luigi de Vecchi)表示,中國投資的歷史性轉變正在切斷戰後歐洲形成的某些關係。
政府官員和外交官們認為,這種方法上的轉變一定程度上是必要之舉,但他們表示,這也反映出歐洲對全球經濟實力平衡變化做出的回應。
馬歇爾計畫在二戰後支持了對歐洲(尤其是義大利)的投資。德韋基表示,這種平衡隨著歐元區危機和美國資本逃離而發生了改變。它擾亂了歐洲各國政府(尤其是義大利)和美國的歷史聯繫。因此他們將目光投向東方,並向中國開放以便分散風險。
這場收購盛宴使得中國人調整了他們的視野。
美國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中國對外投資獨立資料庫編撰人史劍道(Derek Scissors)表示:中國公司過去僅僅有意收購在歐洲上市、擁有拉美或非洲等地資產的資源公司,但現在它們很有興趣收購那些位於歐洲的資產。
歐洲經濟長期低迷,再加上中國公司持有大量資金,這意味著中國收購機遇比過去多得多。
……
但中國投資者的關注點讓一些人感到不安。羅馬智庫Policy Sonar創始人法蘭西斯科加列蒂(Francesco Galietti)問道:中國正在蠶食歐洲的軟肋?暗示一些人認為歐洲放手太多。
實際情況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銀行家和政府官員們表示,中國對義大利的投資在過去兩年急劇上升,似乎是精心制定的戰略的一部分。
中國投資者大肆收購象徵著義大利高雅風格的資產——他們收購了曾於2009年債務違約的豪華遊艇製造商法拉帝集團(Ferretti)的多數股權,並入股該國龐大的電力網絡。
今年7月,中國國家電網(State Grid)收購了CDP Reti 35%的股權。中國國家電網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擁有200萬名雇員,而CDP Reti是義大利控制著該國電網運營商和天然氣分銷的國有融資機構的子公司。熟悉相關交易的銀行家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中國國家電網還收購了葡萄牙電網運營商REN25%股份,並尋求入股希臘電網運營商ADMIE
歐洲公用事業企業為中國國有投資者提供了安全的長期投資,讓後者獲得穩定而可預測的回報以及有力的法律保護。但官員們承認,與義大利簽署的基礎設施協議在危機爆發之前是不可想像的,因為他們不願將戰略資產的股份出售給外國投資者。
Policy Sonar9月份的報告中寫道:“CDP Reti交易只不過是中國對義大利能源領域發動魅力攻勢的最新篇章,可以說讓中國國家電網史無前例地接觸義大利的能源技術和網路,而且還讓其有機會獲得有關(部分)去監管化的電力市場如何運作的一手知識。
這家諮詢機構繼續寫道:義大利代表著泛歐電網的門戶。
中國國家電網在其網站上發文稱,收購義大利資產是一項很好的交易:我們到國外投資,不是做公益事業。
中國對義大利資產的興趣沒有呈現出任何減弱的跡象。今年7月,管理著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分別買進了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義大利電信(Telecom Italia)以及普睿司曼(Prysmian)等義大利藍籌公司的2%股份,總價值約為6.7億歐元。
今年早些時候,中國外管局斥資約20億歐元收購了義大利國有能源集團埃尼(Eni)和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的股份。
義大利經濟部長皮耶卡洛帕多安(Pier Carlo Padoan)表示,在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推動經濟國際化的過程中,義大利很適合充當一條紐帶。這種關係將在本周得到充分展現——中國總理李克強將出席在米蘭舉辦的亞歐首腦會議。
美國以及資源豐富的非洲和南美國家依然是中國投資的主要接受國。美國傳統基金會的資料顯示,到今年年中,中國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投資總額為1504億美元,對北美的投資總額為1240億美元,對歐洲的投資為1040億美元。
但參與交易談判的歐洲銀行家們表示,中國投資者迫切希望讓義大利相信,他們採取的是合作的方式,是為了尋求獲得大筆少數股權(比如義大利電網35%的股份),而不是控股權。或者,在義大利青年失業率高達40%的時期雇傭當地勞動力——就像華為等私營企業——以強調他們也在為義大利做貢獻,而不僅僅是收購義大利。
在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各地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商人表示,他們帶著更好的技能來到歐洲,並有意收購公司。
意中基金會(Fondazione Italia-Cina)的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年末,義大利有195家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的年收入總計為60億歐元,擁有1萬名雇員)被中國內地或香港的投資者全部或部分收購。意中基金會是一家旨在促進兩國關係的非營利性組織。
這些中小企業主要屬於制衣、傢俱、摩托車和遊艇這些典型的義大利製造行業。意中基金會的資料顯示,香港的華人投資者大多收購電話和香水企業。
中國人進入歐洲不僅僅與資金和收購有關。2013年,一份由歐盟委員會(EU commission)出資編寫的報告顯示,隨著低等級的機遇枯竭,低收入中國人在歐元區危機之後向歐洲的非法移民步伐出現放緩。但個別國家的官方統計資料表明,合法的中國移民數量(尤其是在歐元區週邊國家)呈上升趨勢,不過增速較慢。


義大利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官方資料顯示,從2003年到2013年期間,該國華人人口增長兩倍至逾20萬人。內務部的估計數字更高,為超過30萬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華人人口出現了類似的增長。
羅馬路易士大學(University of LUISS)的移民專家阿方索喬達諾(Alfonso Giordano)表示,中國工人仍然在義大利尋找機遇,因為他們年輕而勤奮。他說,這些工人彌補了義大利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缺口,而且願意幹一些義大利人不願幹的工作:在經濟衰退期間接受較低的工資和福利。
喬達諾表示:義大利人需要降低對勞動力市場的預期,但他們還沒有這樣做。中國人因此進來取代了他們,尤其是在薪酬較低的崗位方面。
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卡洛卡倫達(Carlo Calenda)形容中國人是嚴肅的投資者,對波及歐洲各地的經濟危機毫不退縮。他說:我對中國人前來收購沒有什麼意見。我們遇到過多次工業危機,解決辦法來自義大利以外。
……
然而,中國企業進軍歐洲正引起不安。曼達林基金(Mandarin Capital)的管理合夥人洛倫佐斯坦察(Lorenzo Stanca)表示,中國公司已經發現在歐洲進行收購很困難。曼達林基金為義大利和德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提供諮詢服務。
他說:文化差異意味著在處理人力資源以及與銀行打交道方面存在困難。中國企業在歐洲取得成功不容易。
此外,銀行家和企業領導人抱怨稱,中國企業治理不善,缺乏透明度,這一點在交易達成的過程中會讓人感到不安。但他們最擔憂的是新絲綢之路僅僅是單向的。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現在是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僅次於持股30%的義大利政府。
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董事長派特裏齊亞格裏艾克(Patrizia Grieco)表示,中國投資者受到歡迎——“benvenuti”。她說:他們受到歡迎,但……要讓歐洲人也到中國投資,他們應該提高透明度和治理水準。這樣的告誡在歐洲得到普遍認可。
吉密歐(Jamil Anderlini)北京、彼得懷斯(Peter Wise)里斯本、克林霍普(Kerin Hope)雅典、托拜西巴克(Tobias Buck)馬德里、加文傑克遜(Gavin Jackson)和鄺彥暉(Robin Kwong)倫敦補充報導
譯者/鄒策


2 則留言:

  1. 妖棋士:
    黃禍!?
    人家很開心接受呢

    此種黃禍再加上歐洲原本就有 且越來越嚴重的回教移民問題...

    歐洲文明 會產生 很嚴重的變化!

    回覆刪除
  2. "越來越嚴重的回教移民問題" they are also welcomed by the EU countries and created another issue of political correctness. A further question would be: why European states do need foreign capital and population?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seriously wrong for such rich countries.

    回覆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