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川普對策」是中日競爭的分水嶺




「川普對策」是中日競爭的分水嶺

2017/04/28

  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已經3個多月。被視為美國第一大和第二大貿易赤字國的中國和日本幾乎同時啟動了與美國的雙邊經濟外交。在「應對川普」方面,中國和日本在時間軸和戰略上都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一過程將成為預測世界經濟新秩序的分水嶺。





  418日,日本副總理麻生太郎和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東京結束了長約1小時的日美經濟對話後,雙方都表示「日美關係打開新一頁」,展示了兩國的同盟關係。但其中存在著微妙的分歧。
  
  麻生太郎和彭斯會談後的聯合聲明與以往相比有了微妙的變更。「貿易與投資規則」曾經排在「經濟與結構政策」之後,此次因美國的強烈要求而將其提升至首要內容。此外,「規則」也被改為「規則/問題(issue)」。據説美方曾希望使用「壁壘」的説法,但最終選擇了含義更加模糊的「問題」一詞。
  
  在2月的日美首腦會談中,日方提出設置由日美政府二號人物領導的廣泛對話框架,將焦點從雙邊貿易問題上分散。這是日方的智慧之舉。雖然被內定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表的羅伯特·萊特海策遲遲未獲得國會批准,美國政府的內部體制尚未完善,但也盡了最大努力。
  
  「將來也許會變為雙邊貿易談判」,美國副總統彭斯指出。今後,貿易規則的磋商將由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等人負責。羅斯曾點名歐洲、日本和中國並明確表示「(這些國家)雖然倡導自由貿易,但實際上是保護主義」。
  
  已宣佈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合作協定(TPP)的美國川普政府正在尋求消除雙邊貿易上的不均衡。在農業等領域,美國有可能要求日本給予超過TPP12國協議的市場開放程度。在日本探索TPP11國協定生效的道路之際,必須做好被夾在美國和其他TPP成員國之間左右為難的心理準備。

   距離2018年秋季的美國中期選舉還有1年半,川普絕對會努力在貿易領域留下成果。
  
  佔美國貿易赤字近50%的中國也在積極尋求通過「雙邊」方式與美國達成相互妥協。在安倍訪美之後2個月的47日,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制定「百日計劃」達成了協議。此舉意在短期內拿出具體的成果。

 100天意味著什麼呢?其中一種説法是,在於3個月後7月上旬在德國漢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首腦會議(G20峰會),中美兩國首腦都很可能出席,將圍繞這一舞臺展開博弈。
 
  中美雙方對「百日計劃」的解釋也有所不同。美方認為百日計劃是消除雙邊不均衡的框架。而中國在首腦會談過去5天後才終於承認存在推動經濟合作的百日計劃。中方對於百日計劃給出的解釋是中美將在外交安全、全面經濟、執法及網路安全、社會和人文4個領域舉行對話。
  
  經濟磋商是核心。SMBC日興證券高級經濟分析師家肖敏捷認為,中國在117日發佈的《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將成為一個候補。政策的核心內容是放寬服務業、尤其是金融相關領域的外資準入限制,促使外資企業公平參加政府採購招標等。
  
  此外,美國政府還敦促中國解除禁運美國産牛肉。隨著中國人飲食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的消費需求增加。包括擴大牛肉進口以及服務業等領域,中國已經有了一些能夠顯示「成果」的籌碼。

  而在發生過日美貿易摩擦的半導體和汽車等領域,日本已經通過多次的日美全面磋商不斷加大了市場的開放程度。日本真心不希望被美國與自由化進展緩慢的中國相提並論。
  
  但是,無法消除1980年代日美貿易摩擦思維的川普、國會相關人士和業內人士很可能認為,日本的應對速度比中國慢。
  
   在這種局面下,日本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道路呢?
  
   首先日本要考慮的是不要與中國站在同水平的討論平臺上。中國通過雙邊框架對美國的貿易政策調整仍然有很大餘地。從美國的角度來看,與摸不透的非同盟國中國相比,在對待日本和德國等同盟國時提出的要求反而會更加嚴厲。
  
  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是,在面臨緊迫的朝鮮局勢時,中國在安保和貿易問題上正在與美國「做交易」。對日本來説,這是不可能的。
  
  第二重要的是,在與美國進行對話的同時,日本應該與其他地區建立多邊合作框架,以提高對美國的談判能力。日本與歐盟之間遲遲未能就經濟合作協定(EPA)達成基本一致,如果能夠達成一致,或許能成為日本的有力武器。
  
  此外,無論是在個別品類的關稅還是貿易與投資規則方面,向美國展示雙邊主義未必有利的「間接證據」也是一個好辦法。
  
  可以想像,受低支持率困擾的川普政府希望在貿易領域獲得更多的具體成果。引導美國將日美經濟對話當成談判平臺的可能性應該在逐漸變大。
  
  日本所處的位置將受到考驗。是對美國採取是非分明的態度,捍衛此前建立起來的自由貿易秩序?亦或是加入日美雙邊博弈,留下委屈的讓步案例?日本的選擇會給世界帶來影響。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菅野幹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