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中國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朝鮮?



中國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朝鮮?
更新於2017425 06:13 何帆、孫興傑 FT中文網撰稿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海湖莊園會晤剛過不到一周,兩國元首又通了電話。朝鮮半島局勢是雙方關注的焦點。各方對中國在破解朝鮮半島危局的角色寄予更高的期待。特朗普在接受媒體采訪以及推特上多次表示,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呢?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是可以深度影響甚至掌控朝鮮的,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中國無法影響朝鮮。這兩種流行的觀點都是不準確的。
認為中國可以掌控朝鮮的觀點指出,朝鮮和中國同在社會主義陣營,有深厚的歷史淵源,曾經一起並肩作戰,雙方在1961年簽署的《中朝互助友好條約》至今有效。朝鮮差不多90%的貿易是與中國進行的。如果中國切斷對朝鮮的糧食、能源供應,就能掐死朝鮮。
而事實上,1955年金日成提出主體思想,其實就是反對事大,不願意服從於大國。朝鮮多次對莫斯科派延安派進行清洗。金正恩上台之後,更是將標榜白頭山血統的世襲制度作為政治合法性的支柱。中朝之間的盟約是缺少政治基礎和意識形態紐帶的。和中國的貿易對朝鮮經濟的確非常重要,但完全對朝鮮進行經濟封鎖,未必能迫使金正恩在核武器問題上回心轉意,反而會給朝鮮普通民眾帶來更多的痛苦,甚至進一步強化金正恩的專制統治地位。
認為中國無法影響朝鮮的觀點指出,朝鮮不顧中方反對,一意孤行地進行核試驗,並沒有考慮到中方的利益。在金正日時期,朝鮮一度考慮過經濟改革,也願意參考中國方面的意見,但金正恩上台之後,朝鮮的經濟改革開放已經停止,甚至出現倒退。朝鮮的先軍政治進一步畸形化,核武器開放成為金正恩政權合法性的最重要來源,在這些問題上,朝鮮是無法聽從中國勸告的。但是,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命令朝鮮改變自己的政策,如果說中國無法影響朝鮮,那麼,美國、韓國等國家同樣束手無策。如果中國既沒有影響朝鮮的能力,也沒有參與解決半島問題的意願的話,中國就不可避免地被邊緣化了,這不僅不利於朝鮮問題的解決,也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一國對另一個國家施加影響力,既可以通過勸說、利誘的胡蘿卜方式,也可以通過反對和懲罰的大棒方式,經濟、外交和安全問題相互連接在一起,通過議題之間的關聯,能夠提高影響效果。我們試圖從經濟、外交和安全等維度,分別探討中國對朝鮮施加影響的胡蘿卜大棒,以便更清晰地勾畫出中國對朝的政策矩陣。
從經濟角度來看,中國對朝鮮的胡蘿卜選項是進一步鼓勵朝鮮實行改革開放。在金正日時期,中國曾經寄希望朝鮮能夠走向改革開放。與丹東只有一江之隔的新義州,曾經是朝鮮改革的特區、對外開放的窗口,如今,這里成了爛尾工程。朝鮮在羅先和開城的工業園區也都已經名存實亡。如果希望經濟胡蘿卜能夠發揮作用,只能增加對朝優惠的砝碼,比如,將朝鮮納入一帶一路倡議,要求朝鮮以更穩定的政治承諾吸引更大規模的對外投資。當年朝鮮搞新義州特區的時候初步估算特區建設需要上千億美元,如果試圖說服朝鮮走改革開放的道路,需要提供的資金將遠超這一規模。
這需要各方的鼎力合作,同時也需要警惕朝鮮變成一個只吸納外部資金,卻沒有回報的黑洞。這一策略是否有效,還取決於能否準確判斷金正恩在多大程度上認同市場經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相信經濟發展能夠為其帶來更多的合法性支持。一方面,我們注意到,朝鮮內部對市場經濟有一些悄悄的松動,金正恩將核經並舉路線寫入勞動黨黨章,勞動黨七大之後金正恩擔任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這些現象表明金正恩可能會進行改革。另一方面,朝鮮的先軍政策沒有松動,經濟問題並非朝鮮政權最關心的問題,所以,經濟的胡蘿卜政策未必奏效。
中國對朝鮮在經濟方面的大棒選項是進一步強化對朝鮮的經濟制裁。除了聯合國的制裁決議之外,美國還有單方面的制裁,但效果並不理想。六方會談期間,美國凍結了朝鮮在澳門的資金,試圖以此向朝鮮施加壓力,然而,最近幾年朝鮮對外匯的依賴似乎不是那麼高了。中國可以在對朝鮮的經濟制裁方面表現得更為強硬。217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年內不再進口朝鮮煤炭,不僅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也讓朝鮮感受到了壓力。《環球時報》社論第一次談到切斷對朝鮮的石油供給。
但是,無論是切斷糧食供給,還是切斷石油供給,都是萬不得已的時候才能採取的最後一招。一旦切斷糧食供給,朝鮮可能會爆發大規模飢荒,受害的是普通民眾,而不是當權者。一旦切斷石油供給,石油管道和相關設施將變成廢物,再想恢復石油供應非常困難。同時,即使經濟制裁生效,其速度也非常慢,可能遠遠慢於朝鮮製造遠程導彈的速度。
從外交和安全的角度來看,中國對朝鮮的胡蘿卜選項是提高朝鮮的安全感,給朝鮮以安全承諾。朝鮮之所以堅持發展核武器,是出於對其安全地位的深入骨髓的憂慮。朝鮮擁有核武器並不是為了進攻其它國家,而是為了帶着核武與美國平等談判,提高談判籌碼。但是,美國無法容忍跟一個對美國有核威懾力的朝鮮進行談判,這就陷入了僵局。朝鮮想要的安全承諾,美國是不會給的。那麼,另一個選擇是激活中朝盟約,由中國為朝鮮提供安全承諾,但這會固化半島的冷戰對壘的局面。
如果想要打破僵局,一個比較中立的策略是中美朝韓四方簽署和平協定。盡管沒有在美國現有的選擇菜單上,但不妨考慮的是,能不能承認朝鮮擁有核武器,並在核不擴散框架內管控危機。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很多,有些國家也很激進,比如巴基斯坦和印度是兩個死對頭,都有核武器,但在多次軍事沖突中都沒有使用核武器。中東國家氣氛緊張,但也沒有哪個國家使用核武器。朝鮮已經擁有了核武器,但各方仍然不願意承認。有核武器的朝鮮當然對整個東北亞安全的威脅更大,但在什麼情況下,北朝鮮才會使用核武器呢?如果容忍朝鮮擁有核武器,會引發何種連鎖反應?這恐怕是各方,尤其是美國需要思考的戰略問題。美國擔憂的是,一個擁核的朝鮮會毀掉美國在東北亞的同盟網絡,至少讓日韓難以相信美國會冒着被朝鮮核打擊的風險來保護日韓。
從外交和安全的角度來看,中國對朝鮮的大棒選項是加強對朝鮮局勢惡化的防範和反制。朝核問題不斷發酵,已經對中國安全構成了重大威脅,中國必須有防範與反制的手段。中美首腦見面,解除了爆發中美之間的戰爭引信,避免了大國被小國綁架,因此中國在實施對朝威懾方面將有更大的空間。中朝之間最終還是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彼此應該照顧對方的核心利益與關切。
朝核問題已經是中國重大安全漏洞:第一,核試驗場距離中國邊境不到100公里,朝鮮核試驗帶來地震,加上核泄漏的危險,即便朝鮮的核武器不能發射,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威脅。第二,一旦出現難民潮,將極大地拖累中國經濟,帶槍的朝鮮士兵進入中國國境,將引發嚴重的安全隱患。第三,從危機管控的角度出發,中國也必須加強在東北邊境地區的軍事部署。1964年中朝解決了劃界問題,中朝兩國也是法律上的軍事同盟,但是現在的邊境地區依然沒有去軍事化。中朝應該對等撤軍,在距離邊境不到100公里的地方有核試驗場是不可容忍的。
在現有的局勢下,原有的對朝政策幾乎無效。各國嘗試過各種政策,比如鼓勵北朝鮮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中、韓、俄在北朝鮮均曾有過經濟特區,但以失敗告終;美國一直對北朝鮮實行經濟制裁,但效果並不理想;美方也想和北朝鮮簽訂和平條約,但無法達成共識;美國認為過去的對朝政策是戰略容忍,現在已經無法容忍;中方倡導的六方會談基本上以失敗告終。回到過去的政策是沒有出路的,但美方聲稱的對朝實施軍事打擊,比以往的政策更為糟糕。
我們在本文中提到的各種方案也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朝核問題。這是因為各方的觀點和立場方面仍然存在分歧。美國最重要的目標是去核,但中、韓、日的首要目標是避免出現戰爭。由於對目標的重要性排序不同,對採取何種政策更為有效,自然會有不同的判斷。
為了解決朝核問題,各方應跳出原有的窠臼,想不能想的對策,或許能夠出奇制勝。對於美國來說,需要認真地評估,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一個暫時擁有核武器的朝鮮,對於中國來說,需要認真考慮,是否需要從長期來看,推動一個統一的、無核的、沒有美國駐軍,且和中日美都能保持友好關系的朝鮮。朝鮮是冷戰的化石,也是市場經濟的盲點,它消耗了各國的戰略資源和耐心,現在的確到了一個需要下定決心進行大變革的時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