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

“無人”商業模式的不同困境



無人商業模式在中美市場遇到的不同困境
王可依:幾十年後,當中國由製造大國變為消費大國,無人模式是會獨當一面,還是會被其他新模式取代呢?
更新於2017106 17:52 FT中文網實習編輯 王可依
9月,在美國的社交媒體平台上,有一家叫做 Bodega 的創業公司被千夫所指。這是一家開發自動售貨櫃的創業公司,他們的產品主打無人經營的互聯網互動式的商業模式,將會為消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消費體驗。
Bodega的產品是一種置於室內的自動售貨櫃,寬約5英尺(約1.5米),高約2英尺(0.6米)。柜子裡面的商品一般是不容易腐壞的食物和日常用品,它們將會被投放在公寓、住宅社區、健身房等生活區域。消費者利用相應的手機APP,即可解鎖存貨櫃。貨櫃內的攝像頭會自動識別並登記消費者選購的物品,自動從你的信用卡上划走相應金額。整個購買過程不需要任何人力。
創始人相信,經過後台對購買數據的運算,可以最大程度地為消費者度身定製商品。也就是說,通過分析自動售貨櫃的銷售情況,來精細地規劃不同建築內的貨物配置。比如住在同一座公寓的人們可能會因為在同一個區域工作或生活有一些相似的購買習慣,或者健身房的售貨櫃中功能飲料和蛋白質品會吸引健身愛好者的目光。
但這種自動售貨櫃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美國傳統的街角雜貨店的生意。最諷刺的是, “Bodega”這個詞語,原本代指的就是移民在社區街角開的小雜貨店。打着雜貨店的旗號搶雜貨店的生意,太不厚道了吧?!經歷了一番冷嘲熱諷之後,創始人之一的 Paul McDonald 回應說,自己公司並不是針對傳統的雜貨店,只是想探索新的商業可能。
經過了一年的經營,儘管 Bodega 已經拿到了 FacebookTwitterDropboxGoogle 等公司高管的天使投資,但市場是否接受這種科技為主導的無人模式,還需要現實的檢驗。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創業者們紛紛嘗試着在零售業中用機器來替代人力。這種無人商業模式的形成不僅有賴於移動支付、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科技的發展,更深層的含義是,人們都在探索,如何能以新的商業模式創造新的商業機遇?可是,如 Bodega 這樣的創業項目,真的能創造更多價值嗎?畢竟,在美國和中國的不同市場,對無人模式的質疑已經凸顯。
美國:無人不能替代的群體記憶和移民文化
零售革命似乎兜了一圈又回到原点:中国电商先锋阿里巴巴正在收购实体店。其举突显行业颠覆者的两难局面。
之所以 Bodega 公司的名字被許多人詬病,正是由於街角雜貨店一直很受美國人喜愛。在社區中,街角雜貨店通常營業到很晚,周圍的居民可以方便地買到所需的日常用品。這種小店大多是一個家庭獨立經營的小本買賣,甚至在家族中代代相傳,所以也被稱作夫妻小店(mom and pop shop)。有些雜貨店從六七十年代經營至今,已經成為當地居民群體記憶的一部分了。
最先報導 Bodega 公司的 Fast Company 曾寫到:如果公寓里有了 Bodega 公司的自動售貨櫃,居民便不用(麻煩地)跑到附近的雜貨店買東西了。這一言論一時間引起軒然大波。有網友在 Twitter 上發文說:“ Bodega 公司的失誤在於,他們並沒有想到,我們很多人都和附近開雜貨店的鄰居關係很好。我們喜歡這種小商店。
Bodega 自動售貨櫃把購買這一行為變成了人與機器間的互動。你面前只有一台冷冰冰的柜子,通過手機應用程序發送信號,開櫃門,選購。沒有人能和你聊兩句天氣,沒有人誇獎你新買的領帶,也沒有人會問:昨晚的球賽你看了嗎?
街角雜貨店在美國是移民文化的代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波多黎各和多米尼加的移民初到美國,由於職業選擇受限,他們便開起了小雜貨的,有的賣書,有的賣日用品,還有一些是餐館、咖啡館等等。在日常接觸中,周圍的居民和雜貨店老闆建立起了友好的關係。住在三樓的上班族每天傍晚都會來買牛奶,如果某一天他忘記帶零錢,老闆就會和他說,明天來的時候一起付吧。
許多紐約人都把小雜貨店( Bodega )當做是城市中的公共機構,就像圖書館、地下鐵一樣不可或缺。今年二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甫一上台,便宣布了移民禁令,布魯克林的1000多家也門裔雜貨店隨即停業以示抗議。這次大規模停業無疑是移民及少數族裔人群在為自己發聲,畢竟在紐約的經濟和社會結構中,他們和他們的家庭小店的確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組成。
如果 Bodega 公司的自動售貨櫃對標的是街角雜貨店,那麼也不難理解有些質疑聲批評 Bodega 公司的所做所為:不過是把賣給上層社會白種人的商品重新打包了一遍,放在這些自動收貨櫃里罷了。
中國:技術革新也是對人的更大挑戰
美國並不是最先實驗無人商業模式的市場。近年來在中國一線、新一線城市也興起了一波無人超市無人商店的熱潮。
201566日,中國第一批無人超市在北京和杭州兩地營業。但這只是一次短短24小時的信用試驗——杭州的一家華潤萬家 Vango 便利店和北京的一家全時便利店在這天切換成了無人模式。顧客購物之後自主結賬,無人監控,支付全憑自覺。螞蟻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主導了這次活動,主要目的是考察消費者的信用度,以便在未來推出無人收銀、無人超市模式。
今年6月,賓果盒子( BingoBox )在上海投入使用。這家經營着24小時營業的無人便利店的公司在一個月後宣布完成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隨後,阿里巴巴旗下的無人超市淘咖啡淘寶會員店也在淘寶購物節期間亮相杭州。與兩年前的社會實驗型活動不同,這次的無人商店是阿里巴巴新零售戰略的一步棋。自從馬雲在2016年的雲棲大會上提出這一概念之後,線上線下融合體驗式購物等概念就成為了零售業的風向標。但無人商業模式已經引發了爭議。
賓果盒子號稱連續運營超過180天後,總共完成5萬次的交易,但是零偷盜、無損壞。這是因為把盒子部署在封閉管理的小區,或者高端的商務園區里,就已經把最大的風險過濾掉。通常人們認為,生活在高檔小區、商業區內的人們不會有偷、盜的行為。加之實名技術、實時監控、全智能商品識別等技術的輔助,也可以有效預防此類事件發生。實際上,商家現在只能用這樣的方法最大限度的規避風險,但這並不能說明消費者信用危機已經解除。一旦賓果盒子推廣開來,商家還能只滿足於設立在高檔小區里嗎?直面這一問題是遲早的,只不過暫時是躲得過去的。
就像知乎里的一則笑話說到,超市裡沒有售貨員收銀員等員工了,那應該叫無員工超市啊,怎麼能叫無人超市呢。沒有員工會降低超市的經營成本,但沒有員工又會減少許多工作崗位,這對於中國來說,這是好事情嗎?目前來看,無人超市、無人商店的商品價格並沒有由於減少的人工成本而降價。反而,處於起步階段的這些創新項目,都因為前期實驗性的成本、技術不夠純熟等原因價格更高。
而現階段,說技術取代人這樣的話仍然是危言聳聽。有的人擔心,技術的發展會替代低技巧型的職業。從長遠角度考慮,的確有這樣的可能性。但目前,儘管中國人口紅利正在減弱,人力成本尤其是勞動力成本,仍然達不到西方發達國家的高價格。除此之外,這些無人超市在短時間內真正做到無人幾乎不可能。有消費者在淘咖啡便遇到過機器對商品識別錯誤、操作不順暢購買失敗等情況。雖然收銀員、售貨員的崗位被機器取代,但免不了需要一些現場運營的人員,幫助消費者使用收銀設備,解決可能出現的技術問題等等。
在生活中應用新興技術的技術,消費者的興趣依然濃厚。所以,現在的創業項目一沾上場景體驗式線上線下,就準能吸引來一大批金主。湧入風口的投資,跟風創業的人們,到底是萬人空巷還是趨之若鶩,至今我們不得而知。尤其是作為互聯網科技與零售業的結合,無人模式已經成為盧德分子的眼中釘。以硅谷為代表的技術先驅者們總想着發動大型技術革新,進而能榨取更多商業價值,但從根本上來講,這種新的融資方式只是換湯不換藥,因為它並沒有創造新的商業價值,僅僅是對現有的資源、產業洗牌重組。
或許20年、30年後,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中國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由製造大國轉變為消費大國,人工智能、面部識別、大數據、移動支付等技術的發展會推動消費者習慣的升級。到那時,無人模式是會獨當一面,還是會被其他新模式取代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